追尋紅色記憶,争做有為青年。截至7月18日,77779193永利官网“炬才”紅色宣講服務隊已經前往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武昌毛澤東舊居紀念館、武昌毛澤東農講所舊址、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暨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曆史陳列館等紅色基地錄制微課。

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炬才”紅色宣講服務隊運用紅色基地這一“活教材”,制作微課,旨在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
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錄制時,團隊結合紀念館中風雲突變、力挽狂瀾和星火燎原的主題,通過陳列展品回顧八七會議相關曆史事件,并生動地講解了毛澤東同志創作《菩薩蠻·黃鶴樓》的曆史背景。團隊成員劉昱川說:“在錄制過程中,有遊客駐足聆聽,為我們豎起大拇指點贊,并誇我們在做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我感到非常自豪。”

查閱資料、核對信息、劇本創作、情景演繹、現場拍攝、視頻剪輯……“炬才”紅色宣講服務隊做足準備,多次打磨、完善拍攝腳本,力求讓微課引人入勝、引人深思。

“拍攝腳本的編寫需要充分了解相關曆史事件,并充分挖掘出更有價值的故事和精神。”導演組成員張偌晞說。“慢步走進展廳,神态莊重一些”“這裡的台詞要說得昂揚”……拍攝組成員胡玉翔不停地調整演員們的動作和台詞,力求微課拍攝更加精美。出鏡組成員羅佳琳說:“拍攝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先輩的頑強不屈與視死如歸,我們也追尋着先輩們的足迹,感受‘燎原星火’的迸發,并力求把革命精神的火炬傳承下去,我想這是我們‘炬才’之名的内核,也正是我們新時代青年的青春擔當。”


據“炬才”紅色宣講服務隊指導老師孫文建介紹,團隊預計在暑假期間拍攝不少于20部微課,并用一年時間完成近百部紅色基地微課錄制與宣發,将尋訪手記、拍攝腳本進行歸檔,同時形成調研報告。